
文/譚嘉欣
當千年侗歌穿透時光,在數字光影中重新響起;當細膩侗錦躍入都市車廂,與現代通勤者每日相遇—一場非遺的現代革新,正在湖南懷化這片五溪大地上激情啟幕。9月16日至18日,以“非遺煥彩·湘品出?!睘橹黝}的第四屆湖南非遺展示活動在懷化舉行。這場傳統與現代深度融合的文化盛宴,不僅集中展示非遺保護新成果,更以創(chuàng)新表達為湖南非遺傳承注入嶄新活力。
數字光影,侗歌在元宇宙中煥發(fā)新生。當古老的侗族大歌遇見現代數字技術,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精彩上演。本次活動創(chuàng)新運用3D全息投影、AR增強現實等前沿科技,將非遺項目植入虛擬空間。觀眾只需戴上VR設備,便可置身于侗寨鼓樓,感受多聲部合唱的震撼;通過手機掃碼,就能讓精美的踏虎鑿花“躍”出紙面,在掌心翩翩起舞。技術賦能不僅打破了非遺展示的時空限制,更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,推動古老技藝重獲新生,真正實現“非遺可觀、可感、可玩”的沉浸式體驗。
移動展館,非遺穿梭現代都市脈絡。一輛輛繪有侗錦紋樣的“非遺巴士”成為懷化街頭流動的風景線。這些特色巴士不僅外觀獨具匠心,車廂內更暗藏玄機。掃碼即可聆聽非遺故事,座椅靠背呈現湘繡工藝,甚至還能在通勤途中體驗虛擬織錦互動游戲。這種將非遺嵌入日常生活場景的創(chuàng)新做法,讓傳統文化不再是博物館里的陳列品,而是變成可觸摸、可體驗的生活方式?;顒舆€設置了非遺市集,市民可親手制作非遺工藝品,切身感受“讓非遺走進生活,讓生活遇見非遺”的生動理念。
跨界融合,非遺湘品揚帆出海。本屆盛會突破地域限制,匯聚湘、鄂、渝、黔、桂五省非遺精華,搭建起跨區(qū)域聯動平臺。通過“非遺相親會”等創(chuàng)新形式,推動老字號與電商平臺、傳承人與設計師的深度合作。在現場,觀眾既能目睹非遺傳承人展示獨門技藝,也能見到年輕設計師如何將侗錦紋樣融入時尚單品,更能體驗直播帶貨如何讓非遺產品走出深山、走向世界。這種“傳統+現代”“文化+商業(yè)”的多元融合模式,正推動湖南非遺從“文化符號”向“文化IP”轉型升級,為非遺傳承注入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新動能。
非遺是歷史的沉淀,更是時代的脈搏。這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,更是一次關于傳統與現代如何相融共生的生動詮釋——湖南非遺,正以嶄新的姿態(tài),“潮”動世界。
責編:周冠成
來源:新湘潭客戶端
“面包媽媽”黃文韜:身殘志堅勇闖創(chuàng)業(yè)路 用雙手揉出生活的甜
老細屋里&崔老板蟹鉗:強特色、優(yōu)服務、樹標桿,推動“吃在湘潭”品牌火起來
書香岳塘:暢游書籍的海洋——小谷吖循環(huán)書倉
禁燒秸稈護生態(tài) 巧用廢料變資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法華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山市晴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潭
下載APP
分享到